醫者父母心

「醫者父母心」是恭維醫生的醫德,也是對醫生的要求。甚麼是「父母心」?總體上說,是父母對兒女的態度和愛的表現。父母總為兒女着想,無微不至愛護,使他們免受傷害。作為醫生,又怎樣行出來?今天我試從子宮切除手術印證一下。

切除子宮是大型婦科手術,卻是常見的。每年,全世界大約有一百萬名婦女接受這手術。除了癌症,普遍原因是患良性的子宮纖維瘤、經血過多症和經痛症等。在與病人討論醫治過程中,「醫生,可不可以不做手術?」病人常問。害怕痛楚、併發症和傳統中國人思想,是怕做手術的原因。在醫治經血過多症和經痛症的過程中,醫生排除腫瘤和瘜肉可能性後,總會用藥物醫治作第一選擇。經過一段時間,如果病情沒有好轉;在十多年前,可能只有切除子宮這選擇。但現今的病人選擇多,其中一種是放置含有賀爾蒙藥的子宮環。子宮環對減少經血和經痛非常有效,效用達五至七年。到期就更換,直至更年期,病人可免除手術的痛苦。

另一選擇,是微創手術。醫生會用子宮內窺鏡,進行切除子宮內膜手術。這手術免開刀,能減少經期,甚至絕經,成功率達九成半以上。最新的發展,是用特別儀器和局部麻醉完成手術,病人可即時離院,痛楚和併發症大大減少。不過,並非適合所有病人。

至於子宮纖維瘤,不是每個病人需動手術醫治。首先,九成九以上的纖維瘤屬於良性;第二,生長速度緩慢,腫瘤受女性荷爾蒙支配,更年期後,腫瘤不會生長,反而逐漸萎縮,不影響病人健康。如果病人沒有特別症狀,如經血過多、小便頻密、腫瘤體積大,醫生通常採用觀望態度。

的確有少數病人需面對切除子宮的可能,但現今手術的發展,有方法減少病人做手術的痛苦和危險。見醫生時,病人可以直接向他們說明不安和恐懼,好像兒女和父母對話一樣。

聖經記載上帝怎樣用父親的愛心對待求祂的人。「你們雖然邪惡,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兒女,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,難道不更把好東西賜給求他的人嗎?」(馬太福音7:11,《聖經新譯本》)

 金竟/婦產科

*內容轉載至《醫學人生》 www.tdww.org.hk
*逢星期一於 《am730》刊登由專業醫生及牙醫分享醫學資訉、職場見聞及信仰反思。